咨詢電話
400-128-1128
發展歷程
概念定義: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是保護網絡安全的專業設備,是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硬件載體。區別于通用計算硬件設備(如服務器),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具備各種環境下,高穩定、高可靠、深度定制等特征。采購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是網絡安全軟件廠商的支出重點,約占網絡安全廠商成本及利潤結構的20%。
發展歷程: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與網絡安全行業同時出現,經過20多年的發展,競爭格局已經完成兩輪迭代。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發展早期,行業內以臺資廠商為代表,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其后,內資廠商陸續嘗試布局,但在早期競爭中處于下風,多數已退出該領域;但仍有少數內資廠商持續深耕,并終于憑借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形成差異化優勢,在當前行業競爭中反超臺資廠商,占據行業的領先位置。
行業現狀
市場規模: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整體發展平穩。其中,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穩步增長,在2021年市場規模達到68.2億;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雖然市場體量較小,但即將步入高速發展期,未來5年市場平均增速超過100%。
驅動因素:政策引導、企業內需提升、國產化進程加速是行業增長的主要利好因素。產品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能力、國產化適配能力是判定廠商能力的關鍵因素。
未來展望
需求側:企業客戶安全意識提升,擴大網絡安全支出,將帶動網絡安全硬件平臺需求擴張。
行業側:國產化趨勢深化,將轉換行業競爭焦點,為內資廠商帶來更多潛在機遇。同時,伴隨行業發展加速,行業自律組織將更快形成,推動行業走向標準化,規范化。
供給側:頭部內資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緊抓行業趨勢,加速資本化進程,在技術能力、資源管理領域構建護城河,塑造持久競爭力。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概念界定
高度穩定、深度定制、集中供應,保護網絡安全的專業設備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是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硬件載體。與傳統服務器、工控計算機等通用計算硬件設備的區別主要體現為產品性能的要求標準、產品的定制化程度、產品供應規模以及產品功能集成后的主要交付形式與交付主體。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生態全景
產品服務場景更加差異化,對硬件平臺廠商資源整合能力要求更高更快
伴隨網絡安全產業需求導向加速,豐富的應用場景與下游用戶的需求推動網絡安全廠商對產品與服務形態進行調整,進而驅動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的需求更加細分化。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日趨大平臺化,根據網絡安全軟件廠商產品需求,統籌上游資源,更高效優質的聚合基礎硬件、基礎軟件資源,打造可適配多種芯片類型、承載多類網絡安全功能的硬件平臺,對供應鏈、研發和技術支持要求更高更快。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現狀
網絡安全產品及服務云化和硬件化兩級發展,硬件產品仍占市場主導地位
行業分類:網絡安全硬件產品是指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和其上搭載的相關網絡安全軟件產品組成。網絡安全軟件產品則為不包含硬件在內的獨立軟件。網絡安全服務是針對具體網絡安全軟硬件產品、網絡安全系統或整體安全解決方案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咨詢、測試、運維等服務。
從網絡安全市場產品結構看,網絡安全硬件產品仍占比為48.8%,居于市場主導地位。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網絡安全硬件功能與產品類型日漸豐富,從傳統的防火墻產品,逐步延伸為IPS、IDS、UTM等。
從網絡安全硬件產品的成本及利潤結構看,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是主要的采購支出內容之一,占比約為20%。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特征
需求側產品要求升級推動供給側變革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需求側特征,主要集中在穩定性、可靠性、可擴展性三方面。網絡安全產品與其它網絡工具或網絡產品不同,需要持續不間斷的發揮產品能力,進而實現對網絡安全的全方位防護要求。因此,對承載與實現其功能的安全硬件平臺具有嚴格要求。進而推動安全硬件平臺行業走向專業化,準入門檻提升、廠商退出率升高,以及對技術能力更專業、產品種類更豐富的網絡安全硬件設備廠商需求提升。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價值解析
供應鏈資源系統整合能力及產品差異化定制能力,是網絡安全硬件產品的核心要素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是網絡安全硬件產品功能實現的基本載體,是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核心構成要素。根據網絡安全廠商對硬件產品所服務的場景及產品性能的要求,為廠商提供可以搭載不同類型芯片,適配多類軟件功能的硬件平臺。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的價值表現在兩方面:1)為下游網絡安全廠商,提供穩定、可靠、適配廣泛的高質量硬件設備;2)為上游基礎軟硬件廠商提供資源聚合平臺,更好地實現資源的鏈接與供應鏈管理。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應用場景及需求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低中高性能產品需求多元化,泛中端產品占據市場主導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是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硬件載體,其應用場景極其豐富,包括防火墻、IDS、IPS、網閘、上網行為管理等。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設計并制造滿足應用場景特征與客戶功能需求的產品。產品7*24小時持續工作,在保證性能的同時,產品需具備極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才能滿足商業及工業場景的苛刻要求。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低中高性能產品需求多元化,泛中端產品占據市場主導
根據網絡安全硬件平臺適配的CPU處理能力,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可以劃分為5大等級。下游網絡安全軟件廠商根據業務場景的具體需求,選擇兼顧成本與性能的產品。
由于下游網絡安全軟件廠商的客戶以黨政、事業單位、重點行業為主,因此其對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泛中端(中低端、中端、中高端)領域,約占據市場總需求的75%。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發展歷程
大陸廠商逐步成為行業主導,產品與服務競爭能力持續提升
2000年初期,臺灣廠商在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大陸廠商則處在布局階段,進入市場較晚,且技術研發能力有限,在與臺灣廠商的競爭中處于下風。
2010年后,早期參與的大陸廠商退出率日漸提升,僅有以樂研科技、工蜂電子為代表的廠商繼續深耕,通過持續提升研發能力,深化行業理解,優化供應鏈管理等方式,拓寬產品結構,構建與國內眾多頭部網絡安全軟件廠商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進而形成差異化優勢,逐步提高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在與臺灣廠商的競爭中平分秋色。
2020年后,在國家政策傾斜、行業數字化加速等諸多利好因素的鼓勵下,大陸廠商已成為行業的主導,并帶動更多企業關注及進入該行業。同時,臺資廠商也開始進行內資化轉型,以實現身份的轉換追趕大陸廠商的加速成長。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產品發展歷程
從應用國外芯片為主,逐步轉向為適配廣泛國產化芯片需求
2010年前,網絡安全硬件平臺主要以適配Intel、Cavium芯片,支持X86、MIPS架構為主打造產品,產品類型及服務范圍較為有限,國產化芯片仍處在初期布局階段,并未成為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的主要適配目標。
2010年后,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加速,驅動各行業用戶注重引入國產化元器件,國產芯片、基礎軟件等陸續加速在政務及與民生相關行業滲透,帶動網絡安全硬件平臺亦開始進行國產化升級,圍繞龍芯、兆芯、飛騰、海光等國產化芯片設計、生產高度定制化產品。由于國產化電子元器件發展仍處在初期階段,因此,對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的研發能力,服務經驗提出更高要求,僅有少數頭部廠商能全面、穩定、持續的適配國產化元器件。此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產品依據新品性能,逐步拓展至高中低端不同等級,適配的芯片種類、型號都進一步豐富。
2020年后,國產化將逐步成為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產品的主流,網絡安全硬件設備廠商將更多針對國產化產品提供更好地適配支持和定制服務,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產品將成為中國數字時代、信息技術國產化的重要內容,也將成為推進國產化產品落地的積極因素。
網安硬件設備平臺行業發展驅動
政策逐步豐富,推動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標準化、規范化
國產化率提升,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應用范圍擴大
伴隨數字經濟建設的加速和產業數字化的蓬勃發展,電子元器件國產化成為各行業關注的焦點。在國產化早期,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領域的廠商研發和技術能力有限,對國產化產品的支持和適配能力并不理想。但伴隨國產化在2020年后加速發展,國產新品種類、能力、應用日漸廣泛,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對國產化產品的支持和適配亦顯著提升。未來,國產化產品逐步會成為各行業主導。同時,網絡安全硬件設備行業也將在頭部廠商的帶動下,形成完善的行業標準化組織,以及覆蓋廣泛的產業聯盟生態,幫助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走向成熟與完備,成為國產化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
網絡安全設備平臺行業圖譜
整體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
整體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穩步增長,國產化占比持續提升
中國整體網絡安全硬件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71.9億元,增速為26.4%。受益于政策驅動、企業網絡安全投入提升等利好因素影響,中國網絡安全市場高速增長。
作為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亦得到長足發展。
此外,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的大規模應用逐步進入加速期,預計其市場占比將大幅提升,并在2026年占據40%的市場份額。
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
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增長平穩
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68.2億,增速約為23.9%。從宏觀上看,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增長與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增長保持正相關關系。
伴隨網絡安全服務的行業與場景的豐富,安全廠商對網絡安全硬件的需求與采購規模將持續擴大。傳統行業的數字化升級也將帶動相關企業擴大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投入。
新興產業擴張與傳統行業升級將為市場增長提供持續驅動。伴隨云計算、物聯網、車聯網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相關新興領域的安全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
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步入高速增長期
相較于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的平緩增速,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即將迎來高速增長期。
從宏觀來看,2016年開始IT國產化成為行業重要議題,在2019年開始加速發展。得益于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國產IT產品更符合中國用戶特征與行業需求,傳統行業陸續引入國產IT技術。
國產化IT產品迎來加速擴張期,逐步在重點行業更廣泛滲透。而國產IT產品在傳統行業數字化中的廣泛應用,帶動可以適配國產化功能需求的網絡安全硬件產品需求提升。
整體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格局
臺灣廠商仍占據傳統網絡安全主導地位,大陸廠商正逐步超越,處于市場領先位置
從市場格局看,當前中國整體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格局較為分散,CR5集中度約為25%。臺灣廠商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內資廠商僅樂研科技一家入圍,市占率排名第一。
伴隨著國產化趨勢的加速,國產化網絡安全設備硬件平臺對整體市場的貢獻比重將進一步提升,從而驅動大陸廠商的市場競爭力與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此外,伴隨著行業標準化以及行業生態的逐步建立與完善,頭部廠商的行業影響力有望提升,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驅動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構建更堅實的護城河。
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格局
傳統網安硬件平臺市場格局分散,未來有望趨向集中
與整體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的格局相仿,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格局亦較為分散,CR5集中度為25.3%。
信息安全設備制造行業的市場格局受到整體信息安全行業格局的影響,存在階梯匹配的特征:CR5廠商以提供中高端、高端產品為主;市場中其余廠商則偏重中低端產品,或者以低價策略瓜分剩余市場份額。
伴隨產業發展成熟度的提高,網絡安全軟件廠商對安全硬件平臺的質量、性能、穩定、可靠等方面的要求將顯著提升,中高端產品滲透率將進一步增長。
同時,網絡安全產業鏈上游廠商能力升級,通過聚合資源、強化管理、構建生態等多種手逐步強化行業壁壘,將擴大其行業影響力及市場份額。
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格局
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格局高度集中,頭部廠商優勢明顯
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高度集中,其中,樂研科技一家廠商占據接近50%的市場份額。CR3占比接近70%。
下游客戶對國產化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審查嚴格,要求產品質量及產品能力滿足更高標準。能夠提供符合需求的平臺廠商非常有限,且用戶采購以中高端產品為主,讓傳統網絡安全硬件平臺領域中的長尾廠商很難跨界進入該領域。
當前,樂研科技憑借其對國產化市場的領先理解和提早布局確立了領先優勢。未來,伴隨占據主導地位的頭部廠商持續擴大產品研發投入,提升國產化芯片適配能力,很可能將長期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市場競爭要素
產品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國產化適配能力是判定廠商能力的關鍵要素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發展更加迅速,行業的準入門檻日漸提升。同時,行業競爭已從新老廠商間的比較,逐步演變為存量廠商間的競爭。在新的市場形態下,廠商既需要在研發中擴大投入,以支持更豐富的定制化需求,更需要關注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走向,提前布局以獲取先發優勢。
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需具備更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以適應網絡安全產業上游資源集中化趨勢,更好的聚合優勢資源,逐步升級為“平臺型”廠商,提高資源利用率以更迅速地響應市場動態需要。
此外,隨著國產化安全產品在重點行業的利用率提升,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需要聚焦于提升國產元器件適配能力,從而在競爭中更好地提升市場份額,構建更堅實的護城河。
趨勢1:企業客戶需求增長
企業安全意識提升,帶動安全類產品總需求上升
在全球網絡攻擊不斷升級、國內將網絡安全作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客戶的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對安全類產品的需求日漸上升。
企業在IT安全上的支出主要包含三方面,分別為對軟硬件產品的需求,對安全類咨詢服務的需求以及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其中安全硬件在整體網絡安全支出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
網絡安全領域的投資計劃一直是全球企業的重點關注目標,2022年全球范圍內約有66%的企業將增加網絡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投資,國內企業對IT安全的投資在未來4年都將保持高增長趨勢。
趨勢2:競爭格局趨向集中
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頭部廠商研發設計及供應鏈優勢明顯
相比于整個網絡安全市場,網絡安全硬件平臺本身體量較小,行業賽道內的玩家數量有限,市場集中度高將持續提升。
在傳統網絡安全領域,頭部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主要玩家有立華萊康、樂研科技、興漢網際、瑞祺電通、其陽華夏等。
在國產化網絡安全領域,臺系廠商由于背景因素無法進入,樂研科技一家占據接近50%的市場份額。頭部廠商都具備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在研發能力以及供應鏈上具備顯著優勢。
趨勢3:行業資本化加速
內資頭部企業加速資本化進程,臺資廠商嘗試內資化轉型
國產化進程加速,帶動相關網絡安全硬件平臺行業迎來新的增長機遇,驅動更多廠商進入。此外,國產化產品對網絡安全硬件平臺廠商的研發能力、技術要求的提升,激勵網絡安全硬件平臺頭部企業加速發展,加速資本化進程。
行業龍頭樂研科技在2020-2021年期間完成三輪融資,重要股東包括中電科、中電中金等產業資本以及建信股權、元禾重元、蘇州國發等知名機構。工蜂電子2020年獲得明泰資本投資。華電眾信于2021年獲得綠盟科技投資。
此外,為保持在大陸地區的市場競爭力,臺資廠商也開始通過內資化轉型,加速身份確認以更好的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